在塑料制品行业,TPE(热塑性弹性体)材料因其柔软触感、环保性能和加工便利性,已成为智能手环、包胶制品、线缆外被等领域的“宠儿”。然而,TPE原料多为透明、半透明或本白色,如何精准配色以满足多样化外观需求,成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。本文结合行业实践,为您解析TPE配色的三大核心方法。
抽粒内配色TPE颗粒 在TPE造粒阶段就加入色粉或色母,直接制成有色粒子。这种方法成品粒子可直接加工,颜色均匀且稳定性最高,是大批量生产的理想选择。但这种方法仅适合长期稳定生产的单一颜色订单。频繁换色需要彻底清洗设备,成本较高。厂家通常为常规色设立专用生产线。
色母粒配色
色母粒配色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。它使用树脂为载体,将高浓度颜料预分散制成颗粒,按比例添加到TPE基料中。这种方法最大优势在于操作干净无粉尘污染,且分散性好,颜色均匀度高。但色母粒也有局限:成本通常是色粉的两倍左右,且特定颜色需要定制载体,灵活性受限。
载体选择是色母粒成功的关键:SBS基TPR推荐聚苯乙烯(PS)或EVA载体;高硬度SEBS基TPE适用聚丙烯(PP)载体;低硬度SEBS基TPE则宜选LDPE或EVA载体,避免PP引入导致硬度上升。
色粉直接混合
色粉直接配色法采用粉末颜料与TPE粒子直接混合,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。这种方法调色灵活,特别适合多颜色、小批量生产需求。色粉配色的痛点在于分散难题。特别是深色系(如大红、深蓝),极易出现色点和条纹。
改善分散性的关键技术点:添加0.3%-0.5%的扩散油或聚乙烯蜡分散剂;使用超细研磨色粉;预混时加入少量白油提升润湿性。